蚊釘蟲咬後果可大可少 ,一隻牛蜱足以奪走性命!

內容獲獸醫認可
  • Sharing is caring

香港溫暖潮濕的天氣,讓跳蚤及蜱子在有利的環境下滋生。每一次外出,我們的毛孩都要冒著被蚊釘蟲咬的風險。患上「牛痺熱」更有可能導致狗狗死亡,但我們對這種疾病認識有多深入呢?究竟如何可以盡早發現毛孩的不適並減低風險?

什麼是「牛痺熱」?

「牛痺熱」是由一種與甲蟲貌似的牛蜱所傳播。有八隻腳,常見於草叢,牛蜱會依附在動物的表皮及吸吮牠們的血。

牛蜱原本只在某些特定地區生存,隨人類和動物接觸越來越多,牠們就更容易擴散。在香港的牛蜱一般帶有 Ehrlichia, Anaplasma, Babesia, and Borrelia 等致病原。它們會破壞狗狗的紅血球。若果沒有及時作出治療,狗狗可能會出現致命貧血,需要接受輸血及住院治療。但如果及早診治,治療大多可以在家中進行。

相關閱讀: 如果你的狗狗有需要輸血,可以怎麼辦?

牛痺熱是如何傳播到狗狗身上呢?

病原體會在入侵動物體內後一至三星期內繁殖和擴散。如果有其他牛蜱叮咬這動物,動物體內的病原體就會傳到牛蜱體內,同時牛蜱體內的病原體也會傳到動物體內。

受感染的動物會經歷三個階段:急性、無病徵和慢性感染。大部份經牛蜱傳染的疾病都有相同的急性病徵,包括食慾不振、淋巴結腫脹、發燒,或會貧血和出現瘀斑。血液測試一般會顯示出輕微貧血、血小板和白血球數量下降等。

急性的牛蜱熱會維持兩至四星期。如被感染的動物沒有康復,將會進入無徵狀階段。這階段將維持幾個月至一年,這段時間內,所有徵狀都會消失。雖然輕微的血小板下降仍會持續,但其他急性徵狀都會消失,要留意的是,動物仍然是受感染的。在這個階段,免疫力強的動物能夠清除體內的病原體。但是免疫力不夠強的動物會進入下一階段 — 慢性感染,病原體長駐在動物體內,未來將有可能復發和引致其他嚴重疾病。

如果減低患上牛痺熱的風險?

定期使用預防牛蜱的產品十分重要,如果發現牛蜱附在動物身上,請馬上移除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。移除牛蜱時﹐請小心,確保將其頭部連同口器一同移除,避免壓扁牠,減少其體液濺出的機會。市面上很多能有效對應牛蜱的產品。但不是所有都能夠驅趕昆蟲,病原體也會慢慢習慣藥性而使效果降低,未能提供全面保護。

沒有一種防禦是100%有效的,多留意狗狗有否發病的症狀才是關鍵。

有什麼臨床徵狀我們要注意呢?

急性牛蜱熱的反應一般包括:發燒、食慾不振、精神萎靡、淋巴腫脹等。有些動物或會有瘀斑、內出血、神經系統異常,肌肉痛、局部水腫、呼吸困難。在一些較嚴重的情況,可能會出現:體重減輕、乏力、流血、關節炎、因腎功能受損而引致尿頻、經常口渴,因二次感染而導致的骨髓功能抑制等。在急性和慢性階段中,發燒都是常見徵狀。

tick fever

如何作出診斷?

血小板過少和輕微貧血最常見於牛蜱傳染疾病。血小板過少能夠持續至無病徵階段,而白血球數量可能會過少或過多。其他指標包括:肝酵素過高、腎酵素過高、蛋白尿或血尿、關節液積蓄、軟組織腫脹等。雖然單憑這些徵狀並不能判斷出是否患上牛蜱熱,但通過X光片和其他測試結果,就能夠排除其他有相同徵狀的疾病。

另外透過顯微鏡觀察血液塗片和白細胞塗片,還可以看見細胞內的細菌。我們還需要研究血清或進行 PCR 才能確定動物是否受感染。很多獸醫診所都備有牛蜱熱測試套裝,能夠測試出多種由牛蜱傳播的疾病。

治療方法?

治療牛蜱熱,一般會使用抗生素如 Doxycycline、Chloramphenicol,它們有效、安全而且價格合理。Chloramphenicol 有時會用於幼犬,避免 Doxycycline 所導致的牙齒變黃和爛牙。情況嚴重的話,除了抗生素外,可能需要支援治療如靜脈注射、輸血等以緩和貧血。

另外也可使用適量葡萄糖皮質素 (Glucocorticoids) 以壓制免疫反應,改善因為免疫反應異常而導致的血小板過少。藥物治療過後,如果沒有預防牛蜱的措施,動物很容易再被感染。

資料由 Dr Vincent Tse 提供,為 Jack’s Veterinary 主診獸醫及創辦人。

 

 

Hellodog does not provide medical advice, diagnosis or treatment. See more details here.

  • Sharing is caring
成為第⼀個分享意見吧!

Log in
Don't have an account? Sign up now — it's fast and free.

You may also like

Sign up for Subscription

Special offers and free parenting tip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, a few times a month.